当下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牌车企江淮正面临着一系列待解的现实挑战。
财务层面,企业已连续多年处于亏损区间,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市场表现上,核心车型销量逐步下滑,市场份额的稳固也面临考验;此前推进的部分合作项目亦未能如预期般形成有力的发展支撑。
江淮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为寻求突破,江淮汽车选择与华为携手,联合打造高端车型尊界S800,这款新车也因此被寄予了推动企业扭转局面的期待。
业绩亏损,销量下滑近年来,江淮汽车的财务表现面临一定压力。自2017年起,公司扣非净利润便进入亏损区间,这一状态已持续了九年。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7.84亿元,同比降幅达1277.59%,处于上市以来的较高亏损水平。
展开剩余80%进入2025年,相关情况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上半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6.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2亿元,与上年同期3.01亿元的盈利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从季度维度观察,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延续亏损态势,金额为2.87亿元,二季度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至5.33亿元。
这些财务数据反映出,江淮汽车当前面临的经营挑战并非短期现象,持续的盈利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对企业的预期。
除了财务层面的压力,江淮汽车在销量方面也呈现出下滑态势。
根据江淮汽车发布的7月产销快报数据,2025年前7个月,其合计销量为21.58万辆,同比下降9.4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表现尤为承压,累计销量仅1.02万辆,同比降幅达34.06%。
分车型来看,乘用车板块各品类均面临一定挑战。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前7月销量同比下滑46.22%,SUV销量同比微增0.05%,MPV销量同比下滑6.05%;商用车领域同样面临考验,多功能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40.96%,皮卡销量同比下滑43.01%。
目前,江淮汽车在多个细分市场中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份额也面临着被挤压的风险。
尊界S800遭遇“豪车税”冲击?在业绩和销量双双低迷的情况下,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高端车型尊界S800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该车型上市后订单表现确实亮眼,仅19天大定便突破5000辆,67天大定突破1万台 ,创造了国产百万豪车纪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尊界S800于6月26日才启动交付,因此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暂未对业绩改善形成明显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在与华为的合作过程中江淮汽车的角色更多侧重于制造环节,而核心的智能驾驶系统、座舱技术等则由华为主导,这一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江淮汽车自身技术积累的推进空间产生影响。
长期以来,江淮汽车的主要销售产品集中在商用车及中低端乘用车领域,品牌溢价能力相对有限。旗下自主品牌如瑞风、钇为等,始终未能完全摆脱中低端的市场定位,产品迭代速度也与行业主流阵营存在一定差距。
回顾江淮汽车过往的合作历程,也并非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2025年初,曾为其贡献稳定利润的蔚来代工业务正式终结,双方合资公司也随之解散;与大众汽车的合作同样未达理想状态,2022-2024年期间,江淮汽车从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累计产生亏损20.18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额达13.37亿元。
此外,尊界S800上市不久便遭遇了“豪车税”的冲击。
7月17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自7月20日起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下调至90万元,征税范围覆盖所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对含税零售价超过101.7万元的车辆征收10%消费税。
尊界S800定价区间为70.8万 - 101.8万元,受此政策影响较大。
虽然截至2025年8月31日,提车时无需额外承担新增豪车消费税,但从长期看承担税费或会压缩尊界的利润空间,且利润由江淮汽车和华为两家分配,蛋糕变小。
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43.07亿元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支持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开发项目,2024年9月江淮汽车发布公告拟定增49亿元。
但在2025年4月,公司公告调整定增募资金额,由不超过49亿元变更为不超过35亿元,且截至目前定增事项仍处于上交所审核阶段。
截至2024年底,江淮汽车的总负债高达366.52亿元,较上年增长13.58%,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4.68%,远高于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同行65%左右的平均水平,处于行业高位。
计提坏账成为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报告期各期末,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2022 - 2024年江淮汽车整体应收账款坏账分别约为34.27亿元、32.59亿元、33.65亿元,计提比例分别为22.72%、23.98%和22.80%,显著高于同行业。
更为严峻的是,江淮汽车表示未来三年资金缺口达43.07亿元,2025年上半年每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94亿元,叠加31.05亿元的应收账款,现金流压力加剧。
本次募投项目开发新车型需新建配套生产线,包括“江淮年产20万辆中高端智能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及相关配套技改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35亿元。
根据规划,新车型实现盈利需达到规划总产能的35% - 40%,即年销量至少7万辆,而江淮汽车2024年新能源车销售31183辆,2025年前7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仅1.02万辆,实现该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江淮汽车当前虽面临业绩调整、销量优化、合作深化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但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寻求突破。
未来,随着江淮汽车在技术研发、品牌升级、市场拓展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与突破,有望逐步打开新的发展局面。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
发布于:四川省涌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